前幾年「斜槓」名詞開始出現,代表一個人不再只是進行一項工作、專長,能夠身兼多職。如果是工作內的斜槓,可能是被老闆要求更多工作;工作外的斜槓代表可能是業外兼職,有更多的收入。因此可以看到市面上有許多教學要如何斜槓的書、影片,往往也都是分享以自媒體來執行,也讓許多人想加入這個行業。但這個行業有這麼輕鬆嗎?這就要看大家如何去看待。
斜槓不等於自媒體
許多人認為要斜槓就是要成為自媒體、成為網紅,但其實不見得是如此。斜槓通常擁有多種工作能力項目,如果是下班後利用專長兼職去打工,或者說去跑外送這些,很明顯就能看出並非透過自媒體來達到斜槓目的。只是自媒體會興起,主要是大家習慣性的改變。從原始看新聞的習慣,變成看PTT、Mobile01、爆料公社到現在只要個人PO版就能達到擴散的目的。這些老貓在一些自媒體的課程中都有分享一些實例,這些習慣的改變也確實讓自媒體越來越受到注目。從部落客、YouTuber、Podcaster 等,有多種選擇管道可以投入。
自媒體初期投入簡單,但後期還是得花錢投資
很多接觸自媒體都認為只要一支手機就能開始進行,這樣的想法其實沒有錯。就像以前要當部落客,去無名小站或痞客邦開一個帳號就能自稱部落客一樣簡單。自媒體的優勢就是門檻不高,只要選擇自己適合的平台就能直接進行。在自媒體的經營來說,老貓會認為分為軟體與硬體這2項,軟體主要來自於「人」本身。這個「人」是否能夠好好進行寫作、好好表演,能夠滿足受眾的好奇心達到滿足感。老貓會認為這一點是「自媒體」最難的項目,如果寫的文章沒人想看、拍的影片沒人想點開,這樣完全無法進行下去。在軟實力這方面需要下很大的功夫,以及也要有不錯的觀眾緣。有些人天生能力就強,一出場就能紅透半邊天,這些真的很難說。但對於絕大多數的人,都是需要透過練習來進化。在學習進修方面,可能也要付出一些學費,這些都會是隱藏的成本。軟體方面真的還有很多細節,例如寫作、拍影片、直播等都有不同的要求,這些老貓之後也會來進行分享。
硬體比軟體「人」簡單許多
在硬體方面老貓反而覺得是最簡單的,因為這項可以花錢就能解決,只要口袋預算足夠,一切都不是問題。覺得電腦不夠快?就換台好電腦。覺得影片收音不好?就買個好的收音麥克風。如果覺得預算不夠,回到剛剛的說法,只要一台手機就能解決。如果認真去看一些喜愛的 YouTuber 的問答,他們有些會分想初期是使用哪些設備,有興趣可以找尋看看。現在有些 YouTuber 也會分享自己是用什麼設備錄製,此時如果預算足夠也可以參考看看。總之,在硬體的選擇來說,先衡量自己的預算再做決定即可,關於這些硬體都會撰寫於老貓測3C來分享。
硬體與軟體的重要性方面,老貓在自媒體課程分享上一直都是著重在軟體上,因為這點無法砸錢就能解決。很多都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磨練與學習,以及堅持才能走到後面。老貓對於想要進入斜槓自媒體這塊的朋友都非常鼓勵,這塊真的很值得嘗試,都會建議先嘗試一段時間後,再評估是否要投入進來。否則在完全不了解這塊的前提下,直接進入自媒體真的有風險。因為,自媒體可能沒有大家想的這麼簡單,真的要實際去做了才能知道是否適合自己。至於企業要經營自媒體,就留做日後來分享。